【金門823砲戰(第二次臺灣海峽危機)對明日台海防衛作戰的意義】 1958年的金門砲戰,雖然已經是60多年前的往事,但對於明日可能會發生的台海防衛作戰,仍有其意義。 砲戰過程如果軍友已經不太清楚,請看小編覺得做的很清楚的自媒體「軍武次位面」的影片(節錄),如想欣賞完整版請見文末連結。 小編個人認為金門砲戰再次驗證了,自一次大戰就證明的「轟炸(密集砲擊)可以摧毀一切...但沒用,只有步兵才能把敵人挖出來,逼他們簽投降條約」,對明日很可能發生的台海戰役,也有許多值得深思借鏡之處。 #飛彈攻勢不足以摧毀台灣防禦 對照明日可能發生的台海作戰,對岸論點常常認為,以長程火箭砲與地對地飛彈(彈道與巡弋飛彈)密集射擊,就足以摧毀台灣島的國軍防禦體系,但實際上以金門153平方公里,落彈47萬發的密度,仍不足以造成國軍致命損傷,遑論3.6萬平方公里的台灣本島。當然這樣的例子不只金門,二戰硫磺島、冲繩島的戰役都可以證明,都被美軍砲火全島翻土兩三遍,但美軍上島後仍遭遇頑強抵抗,死傷慘重。 當然這跟金門(與上述戰例中的島嶼)的防線完全地下化有很大的關係,但台灣本島也有許多地下或依托中央山脈的工事,而許多重要裝備
6:12
【金門823砲戰(第二次臺灣海峽危機)對明日台海防衛作戰的意義】 1958年的金門砲戰,雖然已經是60多年前的往事,但對於明日可能會發生的台海防衛作戰,仍有其意義。 砲戰過程如果軍友已經不太清楚,請看小編覺得做的很清楚的自媒體「軍武次位面」的影片(節錄),如想欣賞完整版請見文末連結。 小編個人認為金門砲戰再次驗證了,自一次大戰就證明的「轟炸(密集砲擊)可以摧毀一切...但沒用,只有步兵才能把敵人挖出來,逼他們簽投降條約」,對明日很可能發生的台海戰役,也有許多值得深思借鏡之處。 #飛彈攻勢不足以摧毀台灣防禦 對照明日可能發生的台海作戰,對岸論點常常認為,以長程火箭砲與地對地飛彈(彈道與巡弋飛彈)密集射擊,就足以摧毀台灣島的國軍防禦體系,但實際上以金門153平方公里,落彈47萬發的密度,仍不足以造成國軍致命損傷,遑論3.6萬平方公里的台灣本島。當然這樣的例子不只金門,二戰硫磺島、冲繩島的戰役都可以證明,都被美軍砲火全島翻土兩三遍,但美軍上島後仍遭遇頑強抵抗,死傷慘重。 當然這跟金門(與上述戰例中的島嶼)的防線完全地下化有很大的關係,但台灣本島也有許多地下或依托中央山脈的工事,而許多重要裝備
Facebook世界特種部隊與軍武資料庫
724.3K viewsAug 23, 2019